一、臨床類癥
1、一般癥狀。突然發(fā)病,病初體溫升高,可達40-42℃,精神沉郁,食欲廢絕,反芻停止,眼結(jié)膜潮紅,腫脹,流淚,流涕,流涎,被毛逆立,弓背,四肢不靈,不愿行走,肌肉震顫。
2、不同類型癥狀
⑴胃腸型:目光無神,眼窩凹陷,鼻流清涕,體溫升高到40-41℃,一般持續(xù)2天左右。有腹痛癥狀,兩后肢交換站立或踢腹,瘤胃蠕動音減弱或停止,排少量干燥黑色糞便,并帶粘液。肛門松馳,食欲廢絕,喜臥。
⑵癱瘓型:以運動障礙為主。四肢運步困難,步型蹣跚,易摔倒,臀肌震顫,不愿行走,有的發(fā)病就臥地不起,但多數(shù)在發(fā)病后第2天臥地,四肢縮于腹下,但有食欲,重癥者臥地四肢伸直,呼吸淺表,似死樣。
⑶肺炎型:以氣喘為主。病情發(fā)展很快,常常在病后半天時間表現(xiàn)明顯的喘息,呈腹式呼吸,呼吸次數(shù)每分鐘60-90次。心跳增數(shù),每分鐘100-120次。肺泡音粗厲,有的有不同程度的干濕性羅音,喜站不臥。癥狀危重者。有個別死亡。
⑷跛行兼體溫高型:有輕度跛行,呼吸無明顯異常變化。結(jié)膜潮紅,流淚,不排血便,不拉稀糞,1-2天不吃,然后恢復(fù)食欲。
二、防治措施
1、預(yù)防。本病流行期間應(yīng)停止放牧,保持廄舍通風、干燥、涼爽;防止蚊蠅叮咬;用20%白礬飲水;口服消癀散,成年牛每次250克,隔日1次,連服2次。
2、治療
⑴主方:紫胡40克,黃芩30克,甘草20克,大青葉30克,雙花30克,連苕30克,薄荷25克,大棗20克,共為末,一次內(nèi)服。根據(jù)不同類型,治療也不同。
⑵胃腸型:主方如胡蓮、穿心蓮。西藥可選用慶大霉素、黃連素等。
⑶癱瘓型:主方加牛膝、川斷、紅花。西藥可選用水楊酸鈉、考地松等。
⑷肺炎型:主方加桔梗、公英、葶藶子。西藥可選用卡那霉素、青霉素、鏈霉素等。
⑸跛行兼體溫高型。主方加桂皮、公英、丹皮。西藥可選用復(fù)方氨基比林、水楊酸鈉、抗菌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