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蝦流刺網捕撈:(prawn driftnet fishing)俗稱對蝦掛網或錨流網,是一種底流刺網作業(yè)方式。網列在漂泊異鄉(xiāng)過程中,以風目的刺掛作用主捕對蝦,并兼捕斑鰶、黃姑魚等。分布于中國遼寧、河北、天津、山東、江蘇、福建和廣東沿海。在鳊等國也有使用。20世紀60年代廣西已采用這種作業(yè),渤海和黃海北部的對蝦流刺網是在對蝦錨網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自1985年起,對蝦流刺網在渤海已經依法取代拖網捕撈對蝦作業(yè)。
漁船:在渤海和黃海北部捕撈對蝦作業(yè),6-60總噸,主機功率8.82-99.26千瓦的船均可。但最適用的為10-25總噸,主機功率14.7-58.8千瓦的船,5-8人作業(yè),用網數(shù)量按網列長度計算約3000-4000米,有機械起網設備的船可稍多些。
漁具:網衣用直徑0.25-0.30的錦綸單絲雙死結編結,網目長度60-70毫米,每片網裝配長度各地不一,約30-50米(有的達60米),縮結系數(shù)多為0.63,高度10米左右,浮、沉力裝配按長度計算大致接近。
漁法:在渤海和黃海北部秋捕對蝦,一般白天作業(yè),清晨放網,傍晚起網,放風之前將各片網具連接成網列,沉子綱置于前甲板,浮子綱在右。放風時同步放出浮、沉子綱和網衣,每放出10片網左中右投1支浮標,最后放出帶網綱長度為水深的1-2倍。起網時要注意流向,防止網衣纏卷在沉子綱上,邊起網邊摘取漁獲物。為收集起網掉落至船邊的對蝦, 臨時在作業(yè)舷撐出的接蝦兜已推廣應用。
渤海和黃海中北部捕撈中國對蝦,漁期為9月至10月,作業(yè)漁船數(shù)量巨大。北部灣捕撈的是長毛對蝦仁、墨吉對蝦和日本對蝦,漁期為2-4月和8-10月,盛漁期在9月,對蝦資源量和捕撈作業(yè)規(guī)模都較小。
該作業(yè)的設備投資不大,操作技術簡便,能源消耗較低,經濟效益較高,因而自80年代以來,漁船漁具發(fā)展過多,以致對蝦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已達飽和,但總產量并未相應地增加這一現(xiàn)實已經引起重視,采取增殖資源和控制作業(yè)船數(shù)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