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jié),桑樹進入休眠期,蠶農(nóng)可利用管理之機采集其副產(chǎn)品,以提高種植效益。下面介紹幾種可作為中藥材的桑樹副產(chǎn)品:
桑霜葉在落霜后采集加工。初霜后,桑葉老化干硬,呈黃綠色,即可采集。采回后,淘洗干凈,瀝水,放入蠶箔或曬席上晾干,以葉片完整、大而厚、干脆無霉變、無雜質(zhì)者為好。炮制技術(shù):取干凈的桑霜葉,搓碎,篩去粗葉脈、葉柄,先按每10公斤干桑葉加2公斤優(yōu)質(zhì)蜂蜜的比例,加入適量開水拌勻、潤漬碎葉,然后放入鍋內(nèi)用文火慢炒,至不粘手為宜,取出冷卻后便可售給藥材收購站。本品含有蕓香苷、綠原酸、谷甾醇等成分,性寒、味苦甘,功能散風清熱、中醫(yī)用其主治外感風熱、頭痛、目赤等癥。
桑枝為桑樹上的嫩枝。收取后除去雜枝,洗凈,潤軟,切成片曬干,便可炮制。方法是:先按每10公斤桑枝片用1.5公斤普通白酒的比例,加入拌勻,悶至酒被吸干,然后置于鐵鍋中用文火炒至黃色,取出放涼即可。該藥性平和、味苦,功能祛風濕,主治風濕疼痛、四肢拘攣等癥,常用作祛風除濕、利關(guān)節(jié)、通絡(luò)止痛的中藥方配伍。
桑白皮為桑樹干燥的根內(nèi)皮。在秋冬季對老劣低產(chǎn)桑樹進行更新時,挖采桑樹的根條,洗凈泥土,先刮掉表面黃褐色的粗皮,露出白色,剝開皮部,剔去木心,即得白色根皮,再經(jīng)潤軟、切成絲或段,曬干后即可炮制。炮制方法:先按每10公斤桑白皮絲(或段)加2.5公斤優(yōu)質(zhì)蜂蜜的比例,用10.5公斤濕開水稀釋后,將桑白皮拌勻,悶潤至蜂蜜水被吸干,再置于鍋內(nèi)用文火加熱,炒至黃色,以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后便可出售。本品性寒、味甘,功能瀉肺火、除水氣,中醫(yī)用其主治肺熱咳嗽、水腫腹脹等癥。
桑寄生為寄生在桑樹上的低等生物,藥用部分為其干燥的枝葉。采集后除去雜質(zhì),洗凈,潤透,切段(碎),晾干。加工方法:先按每10公斤桑寄生枝葉用0.3公斤食鹽的比例,加1.5公斤清水稀釋,將桑寄生枝段(碎葉)放進鹽液中拌勻,潤至鹽水被吸干,然后置于蒸具中蒸至黑色,取出曬干。本品性平、味苦,中醫(yī)常用作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的主藥,主治腰酸背痛、風濕痛、胎動不安等癥,亦可用于治療高血壓。
桑螵蛸為螳螂在桑樹主干和枝條上產(chǎn)的卵繭,秋末至早春均可采集。從桑樹上摘下后,先放進蒸籠中蒸約半小時,以殺死其中的蟲卵,然后曬干或烘干待售。本品性平、味甘咸,功能補腎、固精,中醫(yī)用其主治遺精早泄、遺尿、小便頻數(shù)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