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類作物是以收獲皮纖維為經(jīng)濟性狀,因此種植麻類,要求植株高大,莖粗葉茂,品質(zhì)好。麻類對肥料三要素的要求,以氮最多,鉀次之,磷較少。增加施用氮肥,就會顯著提高單產(chǎn)。但氮過多,植株變細,易發(fā)生病蟲害,植株容易倒伏;磷肥能促進根系生長和增加麻種的花果;鉀肥對麻的植株、纖維的生長發(fā)育有利,能使麻皮增厚,纖維增長,拉力增強,提高纖維的精洗率,并能增強植株的抗旱力和抗病力,減少炭疽病和金邊葉病。特別在發(fā)生葉緣變黃的金邊葉病時施鉀肥極為有效。因此是否合理施肥,對麻的產(chǎn)品和品質(zhì)影響很大。
1.施肥量
一般每畝施氮(n)15kg、磷(p2o5)5kg、鉀(k2o)10kg,相當農(nóng)家肥2000-2500kg或尿素約35kg、過磷酸鈣30-45kg、氯化鉀約20kg。
2.施肥時間
(1)基肥:每畝施農(nóng)家肥1000-1500kg,遲效性氮肥或氯化銨約50kg、遲效性磷肥或過磷酸鈣約9kg、氯化鉀肥約7kg,將各種肥料混勻后在播種前部分入土壤3-7cm深。
。2)追肥:麻類的追肥第一要勤施薄施苗肥,特別是紅麻、麻苗較粗大,需肥量較多。而土壤的溫度較低,肥料分解慢,苗期會感到缺肥,苗期缺氮,麻苗葉色發(fā)黃,苔色顯紅而細弱,生長緩慢,植株矮小、老化。因此,小苗出土后要抓緊苗肥。
第一次在間苗后,畝施10%人糞尿約500kg或氯化銨約7kg兌1.5水肥液澆施。
第二次在植株長成15-18cm時,畝施15%人糞尿約500kg,或氯化銨約15kg,過磷酸鈣約10kg、氯化鉀約35kg,將上述各種肥混勻后,結(jié)合中耕除草、條施。
第三次重施長稈肥。當麻苗出土50-60天,氣溫升高,生長加快,進入旺盛生長期,不但生長最大,纖維也發(fā)育最迅速,其需肥量也最大,此時施肥稱長稈肥,應重施。不同種類麻的生長旺盛時間是不盡相同的;紅麻施肥為出土后70-100天是生長旺盛期,群眾稱之“錳長期”。掌握這段時間還可以根據(jù)不同麻的生長特性而定。掌狀葉型(裂葉型)的品種是當出現(xiàn)五裂葉時;圓葉型的品種一般株高約90厘米時(6月中下旬)這時要立即施肥。長稈肥以氮肥為主,鉀肥為輔。畝施氯化銨約50kg、過磷酸鈣約9kg、氯化鉀約8kg,將上述各種肥混勻后,溝施,后澆水。
此外,再看麻株生長情況施壯尾肥,如植株頂葉生長旺盛可不再施,如有缺肥癥狀的,要在夏至前施完壯尾肥,如過遲施,則收獲時,莖葉青綠,麻皮薄而粘稈,造成剝麻困難和減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