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石榴,又名黃肚子、撥子,因其種殼極硬,且不畏禽胃而隨糞便排至鳥跡所到之處萌發(fā)生長,故有雞矢果之稱。至于其叫“吉卜賽果子”,則是人們對其種子適應性強以及四處飄流、隨遇而安的美譽。 番石榴屬桃金娘科落葉喬木,品種頗多,其中以“胭脂紅”最佳。它除富含水分外,還有一定量的蛋白質(zhì)、谷氨酸、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鈣、磷、鐵和維生素A、B、C等,且尤以維生素C含量最多。據(jù)分析,番石榴平均每百克果肉含維生素C125~180毫克,約為柑桔的三倍。因此,國外醫(yī)學家有用番石榴汁作嬰兒飲料的。而北極探險隊員每人配給4英兩番石榴粉,則可保證三個月的維生素C的需要量。 番石榴果色嬌艷,肉質(zhì)細嫩,氣味幽香。除可供鮮食外,還可制成果醬、果凍及果汁等,亦可作藥用。中醫(yī)認為,番石榴性溫味甘酸,有收斂止瀉、止血、止癢之功,主治泄瀉、久痢、濕疹、創(chuàng)傷出血等癥。至于番石榴的降血糖作用,早以為日本科學家在動物試驗中所證實。在我國臺灣省采用番石榴汁或醬治療糖尿病很普遍。大陸民間也有這方面的例子,比如輕度患者,每日三餐后各服1~3杯番石榴汁,即有療效。若取番石榴干果50克,苦瓜一個,水煎服,每日1~2次,對改善糖尿病癥狀也有較好的效果。 番石榴葉和樹皮、樹根亦可入藥。驗方如下:每日生食鮮果2枚,或用鮮葉100克(干品25克)水煎去渣,日服2次,可治痢疾、腸炎。取果子50克,焙干研末,飯后服15克,每日3次,可治胃酸過多和胃痛。若患刀傷出血、跌打損傷,可取未熟果實或樹皮適量,焙燥研末;然后用蜂蜜調(diào)服,每日2~3次,有效。皮膚濕疹、瘙癢者,則可取果適量,煎濃汁涂洗患處,可愈。需注意的是,凡大便秘結(jié)、內(nèi)有火氣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