鲀形目的1科,有11屬約40種,通稱鱗鲀。體側(cè)扁,長橢圓形或菱形。眼小或中大,上側(cè)位?谛,端位。上下頜每側(cè)常各有1~2行楔狀牙齒。背鰭2個,第一背鰭3鰭棘,第一鰭棘粗大,其余2鰭棘短小;第二背鰭及臀鰭相似,基底均較長。左右腹鰭合成一短棘,附在腰帶骨的末端,短棘與肛門間常有膜狀皮膜。體被中大或小形粗板狀厚鱗,不相互覆蓋。無氣囊。主要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的熱帶海區(qū),為淺海魚類。
鱗鲀體色美麗。肉食性,以甲殼類、貝類等為食,利用其楔狀的牙齒可鑿穿牡蠣和其他貝類的堅殼而食其肉。背鰭鰭棘與支鰭骨摩擦能發(fā)聲。
中國產(chǎn)11屬18種,分布于南海,少數(shù)見于臺灣海峽。常見的如寬尾鱗鲀、圓斑擬鱗鲀、波紋鉤鱗鲀、卵圓疣鱗鲀。鱗鲀?nèi)夥屎,較粗硬,有些種類(如圓斑擬鱗鲀)有毒,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