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蟲病在我國是由班氏絲蟲和馬來絲蟲寄生于人體淋巴系統(tǒng)所引起的寄生蟲病,通過蚊蟲叮咬傳播。臨床特征在早期主要為淋巴管炎和淋巴結炎,晚期為淋巴管阻塞,可引起乳糜尿、鞘膜積液、象皮腫等。亦有不出現明顯癥狀而血內有微絲蚴的絲蟲感染者。絲蟲病分布很廣,主要流行于亞洲、非洲、大洋洲及拉丁美洲的一些地區(qū)。亞洲,主要為南亞和東亞。本病對生命威脅不大,如能早期和徹底治療,一般可很快恢復健康。但若治療不及時或不徹底,形成慢性則療效差。頑固的乳糜尿、反復發(fā)作的淋巴管炎和晚期的象皮腫等很難徹底治愈,影響勞動力甚大,亦可因局部慢性潰瘍而招致全身性細菌感染,危及生命。
臨床表現
1.急性淋巴結炎和淋巴管炎的表現:發(fā)熱、腹股溝和股部淋巴結腫痛,然后沿大腿內側淋巴管有一紅線自上向下蔓延發(fā)展,即所謂“逆行性或離心性淋巴管炎”,類似丹毒,俗稱“流火”。 2.絲蟲熱:周期性寒戰(zhàn)高熱,為深部淋巴管炎和淋巴結炎所致。多見于班氏絲蟲病流行區(qū)。 3.精索炎、附睪炎和睪丸炎:陰囊疼痛并放射至大腿內側,睪丸和附睪腫大壓痛。 4.蚴蟲移行所引起的癥狀:畏寒、發(fā)熱、咳嗽及哮喘等。 5.淋巴結腫大和淋巴管曲張:常在腹股溝處形成腫塊,觸之似海綿樣包囊,中有硬核感覺。 6.鞘膜腔積液:陰囊增大,有下墜感而無疼痛,透光試驗陽性。 7.乳糜尿:尿呈乳白色,常于高脂肪飲食后加重。若混有血液時可呈粉紅色。靜置后分三層:上層為脂肪,中層為較清的液體,下層為粉紅色或紅色沉淀。 8.象皮腫:常于感染后10年左右發(fā)生。多見于下肢。早期表現為皮膚增厚,繼而不斷變粗變硬,皮膚粗糙,出現折溝、疣狀結節(jié),下肢變粗大。局部可繼發(fā)感染而形成慢性潰瘍。
診斷依據
1.流行區(qū)居住史。 2.反復出現淋巴結炎和淋巴管炎、象皮腫、鞘膜積液、乳糜尿等。 3.血中或淋巴結和淋巴管內找到微絲蚴可確診。 4.可疑病例可用海群生作診斷性治療,若于服藥后2-14日內出現發(fā)熱及淋巴系統(tǒng)反應或淋巴結節(jié)者診斷可基本確立。
治療原則
1.殺蟲治療(應盡早而徹底); 2.對癥處理; 3.預防和治療并發(fā)癥。
用藥原則
1.治療本病首選的藥物是海群生,它是治療本病最根本的藥物,但一般須在數年內反復多次治療才能根治。 2.若無海群生可用左旋咪唑或夫喃嘧酮。但前者的療效不如海鮮生,后者市場供應亦較緊缺。 3.發(fā)熱,淋巴結炎和淋巴管炎引起的疼痛加用解熱止痛藥。 4.10%明礬液3毫升加1%普魯卡因1毫升,適用于用鞘膜積液患者。用法:先抽盡積液后再注入此藥液。 5.1%硝酸銀溶液或12.5%碘化鈉溶液10毫升作腎孟沖洗。適用于乳糜尿的病人。 6.青霉素、慶大霉素、紅霉素、四環(huán)素、頭孢菌素類等。 7.由絲蟲引起的過敏現象如皮疹、咳嗽、哮喘等可加用“B”中的第3項。 8.慢性期病人,經內科治療無效,可根據不同的情況酌情施行手術治療。
輔助檢查
1.臨床表現典型的患者單檢查“A”即可,如“A”中第4項陽性可確診; 2.若出現哮喘、咳嗽、蕁麻疹等過敏性表現,應查嗜酸性白細胞,加攝胸部X線片; 3.若血中未能查出微絲蚴者可作“B”中的第4項可協(xié)助病因診斷; 4.若反復排出乳白色尿液可疑為乳糜尿者,應作尿乳糜試驗; 5.反復乳糜尿又未能查明原因者,為排除腹腔內其他有關疾病如惡性腫瘤、結核等,應用腹部B超、X線檢查;經濟允許者可作CT或MRI等。
療效評價
治愈:癥狀體征消失,血中微絲蚴轉陰。 好轉:癥狀體征改善,血中微絲蚴轉陰。 未愈: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血中微絲蚴仍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