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醫(yī)學認為:“百草回芽,百病發(fā)作”,就是說,春天容易舊病復發(fā)。由于溫暖多風,春天適宜于細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繁殖和傳播,因此,風寒感冒、支氣管炎等容易侵襲人群,對身體虛弱的老年人來說,更應引起重視。又由于氣溫變化等原因,人體會感到疲乏,即所謂“春困”。
早春
特點:陰寒漸退,陽氣開始生發(fā),乍暖乍寒。
飲食:根據祖國醫(yī)學“春夏養(yǎng)陽”的理論,適當吃些蔥、姜、蒜、韭菜、芥末,不僅能祛散陰寒,助春陽生發(fā),而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具有殺菌防病的功效。此時宜少吃性寒食品。營養(yǎng)構成應以高能量為主,除谷類制品外,還應選用黃豆、芝麻、花生、核桃等食物及時補充能量。優(yōu)質蛋白質食品不可缺少,如魚、雞、瘦肉、低脂奶制品,其中的酪氨酸是腦內產生警覺的化學物質的主要成分,有助于對付“春困”。
仲春
特點:肝氣隨萬物生發(fā)而偏于亢盛。肝亢可傷脾,影響脾胃運化。
飲食:藥王孫思邈曾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yǎng)脾氣。”適當進食大棗、蜂蜜、鍋巴類滋補脾胃的食物,少吃過酸或油膩等不易消化的食物。時值各種富含營養(yǎng)又有療疾作用的野菜上市,如薺菜、馬齒莧、魚腥草、蕨菜、竹筍、香椿等,可適量選用,除此以外,山藥、春筍、豌豆苗、韭菜、香椿葉、扁豆、菠菜、菜花等,在春天食用也十分有益。
晚春
特點:氣溫日漸升高。
飲食:以清淡為主,在適當進食優(yōu)質蛋白類食物及蔬果之外,可飲用綠豆湯、赤豆湯、酸梅湯以及綠茶等,防止體內積熱。不宜進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鍋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熱的食品,以防邪熱化火,患瘡癰癤腫等疾病。
【飲食宜忌】
富含維生素C:小白菜、油菜、柿子椒、西紅柿等新鮮蔬菜;柑橘、檸檬等水果。
富含胡蘿卜素:胡蘿卜、莧菜等黃綠色蔬菜。
富含維生素E:芝麻、青色卷心菜、菜花等。
富含鉀(鉀具有抗抑郁功效):葡萄干、桔子、香蕉、蘋果等。
油膩的菜肴可使人飯后產生疲憊的感覺,表現為體溫、血糖降低,情緒低落,工作效率下降。
食用過咸的菜肴對身體不利,易升高血壓,加重心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