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過立秋,中央氣象臺還不斷有高溫天氣的預報,許多地方仍炎熱潮濕。使人們懷疑,這是到了秋天了嗎?我們所說的“秋季”,包括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幾個節(jié)氣。入秋后雨水日漸減少,空氣濕度逐漸降至低于人們生活所需限度(相對濕度70%)以下,因而天氣會逐漸干燥,草木漸枯,人也感到干燥。
燥是秋的主氣,屬邪,其引起的疾病有溫燥(初秋)和涼燥(深秋)。初秋仍有高溫,加上天晴少雨,氣候干燥,此時感染到的燥邪為溫燥,主要傷陰,即損害人體的津液。癥狀是皮膚干燥、眼干裂、舌紅少津、毛發(fā)干枯、小便赤黃、大便干結、口鼻咽干、胸痛干咳少痰、痰中帶血絲,甚至發(fā)熱。秋燥所致咳嗽時間較長,難以治愈,使人生畏,所以人們把秋季的溫燥稱之為“秋老虎”。假若身體虛弱,抗病能力低下,對炎熱的氣溫不能很好適應,體溫調節(jié)中樞發(fā)生紊亂,散熱機能發(fā)生障礙,很易使人發(fā)生中暑。
中醫(yī)謂中暑為“傷暑”,有陰、陽之分,“動而得之者為陽暑”,是烈日下勞作或因在高溫、通風不良、濕度較高的環(huán)境下長時間勞作所引發(fā)的,而“陰暑”是過于避熱貪涼引起,即所謂“靜而得之者為陰暑”。由于暑熱濕盛,人們毛孔開張,腠理疏松,人們睡眠、午休和納涼之時,若過于避熱趨涼,如夜間露宿室外,或運動勞作后立即用冷水澆頭沖身,或立即快速飲進大量冷開水或冰鎮(zhèn)飲料,或睡眠時被電扇強風對吹,均可導致風、寒、濕邪侵襲機體而引發(fā)“陰暑”。明代大醫(yī)學家張景岳指出:“陰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故名陰暑。”在當前躲避秋老虎之時,雖然白天氣溫很高,但往往晝夜溫差加大,一熱一涼更加大了傷陰暑的可能。
傷陰暑會出現(xiàn)身熱頭痛、無汗惡寒、關節(jié)酸痛、腹痛腹瀉等癥。特別是老人、兒童、孕產婦、體弱及患有宿疾者,尤應加強防護,不可過于避熱貪涼,避免寒濕侵襲而引發(fā)“陰暑”。飲食上要多飲水,每天至少飲1000ml以上;常喝稀飯、淡茶、菜湯、豆?jié){、果汁等;每天吃1~2個梨(雪梨或沙梨)、西瓜、香蕉、山竹等涼性水果;常吃些清熱、生津、養(yǎng)陰的食物,如蘿卜、茅根、荸薺、西紅柿、豆腐、菱角、蓮藕、蜂蜜,以及新鮮蔬菜、瘦精肉、木耳、老鴨肉、鱉肉、青魚、鯧魚、黃花魚、鮑魚、鰻魚、銀耳、百合、紫菜、蓮子、芡實、核桃、烏梅、芝麻等;不吃或少吃辛辣、燥熱、油膩的食物,少飲酒。還要勞逸結合,保持充足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