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褶乳菇
發(fā)布日期:2007-09-12
核心提示:編號 PRB.0785 圖 例 中文學名 橄欖褶乳菇 拉丁學名 Lactarius necator (Bers. : Fr.) Karst. 中文別名 同物異名 圖 785 橄欖褶乳菇 : 1. 子實體, 2. 孢子, 3. 褶側囊體 分類地位 傘菌目、紅菇科、乳菇屬 形態(tài)特征 子實體中等至較大。菌蓋直徑6-14cm,初期半球形且邊
編號 |
PRB.0785 |
圖
例
|
|
中文學名 |
橄欖褶乳菇 |
拉丁學名 |
Lactarius necator (Bers. : Fr.) Karst. |
中文別名 |
|
同物異名 |
|
圖 785 橄欖褶乳菇 : 1. 子實體, 2. 孢子, 3. 褶側囊體 |
分類地位 |
傘菌目、紅菇科、乳菇屬 |
形態(tài)特征 |
子實體中等至較大。菌蓋直徑6-14cm,初期半球形且邊緣內卷,后扁平至淺漏斗狀,中央臍狀,表面粘,橄欖褐色而中部色更深,無環(huán)帶,有細絨毛。菌肉污白色,后帶灰色,硬,較厚。菌褶直生至延生,較寬,稍密,不等長,污白色至淺褐色或帶黑褐色斑。菌柄一般短粗,長2-7cm,粗1-2.5cm,近圓柱形,干或稍粘,上部帶橄欖色、褐黃色,下部色稍深往往有深色斑痕,內部實心有時變空。孢子印乳黃色。褶側囊體梭形或紡綞形,頂部尖,50-65μm×7-9μm。孢子球形,具疣和棱脊,7-9μm×5.5-7μm。 |
生態(tài)習性 |
夏秋季在針葉林或闊葉林中地上群生或單生。 |
分布地區(qū) |
黑龍江、吉林、遼寧、四川等。 |
經
濟
用
途
|
可食用,但有麻辣味。該菌屬外生菌根菌,與云杉、樺、櫟等樹木形成菌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