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管人管事兒,失敗成本和管理成本都很高,效果不佳;機制管理卻往往能事半功倍,而且更簡潔,高效和人性化。機制分很多類型,也有多種目的,有一種我們經(jīng)常聽到的就是防呆機制,如果不單純考慮成本因為,它的效果是最好的。
案例1
一家公司有一個開放式的大辦公室,有200人在一起辦公。由于管理不到位,辦公室經(jīng)常發(fā)生燈、空調(diào)徹夜未關的現(xiàn)象。
為此,行政部想了許多辦法。起初想到貼上一張“人走燈滅”的溫馨提示,效果不佳;后來,發(fā)出了言辭懇切的通知,要求大家務必注意,效果也不好;再后來,干脆出臺相關處罰措施,抓到“犯人”罰款100元……看得出來,因為每每采取措施之后效果總是不盡如人意,管理者往往會在制度建設上不斷加大力度……結果是,制度加碼,管理復雜,效果不好,員工抵觸。
類似的問題也發(fā)生在酒店?腿穗x開客房之后,電視和電燈都開著,酒店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現(xiàn)在已習以為常的辦法:房間鑰匙(IC房卡)既可以開門,還可以插卡取電。客人離開取走房卡,電源立即被切斷。酒店的這個聯(lián)動方法,屬于機制的范疇,是防呆機制的一種。它源于智慧,優(yōu)于制度,管理簡單,效果良好。
針對同一個問題,有一家公司的員工想出了另一個辦法:他們在辦公室大門的門楣上方懸掛了一個卡通畫,只要一鎖門,卡通畫會掉下來,上書“你關燈了嗎?”。這個聯(lián)動方法,也屬于機制的范疇,是糾錯防錯機制的一種。
從故事中,我們懂得一個淺顯而偉大的道理,制度固然重要,但機制比制度更重要,也更可靠,它會對管理對象產(chǎn)生遠大于制度的約束力,有防呆的作用。
案例2
在一家企業(yè),為了防止員工在裝配機器過程中漏裝螺絲,他們提出這樣幾種機制:
一,在復數(shù)個螺絲盒上安裝感應器和蜂鳴器,只要作業(yè)者未按規(guī)定順序從螺絲盒中拿取螺絲,蜂鳴器就會報警。
二,設計了一只有復數(shù)個手指的機械手,自動吸起規(guī)定數(shù)目的螺絲,操作者只要把機械手上的螺絲裝完就行。
三,事先把每臺機器所用螺絲分別配送在不同工位上,各個工位作業(yè)者只要把配好的螺絲裝完即可。
雖然以上三種機制的約束力不同,但是都能不同程度減少員工犯錯的機會。
相比之下,如果有人試圖以諸如“每漏裝一顆螺絲罰款100元”這樣的制度來解決問題,就十分可笑了。
案例3
在一家生產(chǎn)復印機的工廠里,復印機側面需要安裝一個散熱排風扇,這個風扇一旦裝反了,就會導致機器過熱損壞。但由于是流水線作業(yè),作業(yè)者長時間重復勞動,一不留神就可能出錯。后來主管要求作業(yè)者增加檢查環(huán)節(jié),即裝完后用手試一下風向。即便如此,也還有裝反的可能。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最徹底的辦法是,修改排風扇結構,使得排風扇反向無法安裝。但需要投入一筆不小的資金。后來,作業(yè)者開動腦筋想出一個辦法解決了問題,即在排風扇旁邊裝一個風筒,風筒的另一端裝上一紙質小風車,如果裝配正確排風扇就會正常排風,風車就會不停旋轉。如果發(fā)現(xiàn)風車不轉,就要及時進行檢查,要么排風扇裝反了,要么風車壞了。
回顧上面三則案例,我們發(fā)現(xiàn),借助于制度的管理通常都是事后實現(xiàn)的,管理效果自然不佳,而且失敗成本和管理成本高。而善用機制的管理通常都是事前實現(xiàn)的,防患于未然,不僅管理效果好,而且管理簡單、高效和人性化,當然這考驗了管理者的管理意識和集體智慧。
事后管理和事前管理,就像事倍功半與事半功倍的關系,差距不是一星半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