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的食品生產過程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許多物料,比如添加劑、調味料等,開封后,一天的生產活動并未能將其使用完,甚至于可能由于該物料使用量少,可能長時間內都未能消耗掉。
對于大部分物料,為了防止對外袋的污染,我們可能將產品拆包后放置于專用容器中,再放置在車間的配料室里使用,這些沒有外包裝的物料又將如何管理?
幾個基本的原則是需要注意的:
原則1 保持密閉性
產品開封后,(除小包裝之外)破壞了原有包裝形式的密封性,如果沒有及時保持其密封性,敞開放置,可能帶來的危害:
產品可能吸潮,從而變質或縮短保質期
產品可能被蟲害侵擾
產品可能混入異物
因此應注意保持其密封性,這里提兩種可能會出現的情況:
使用封口夾
使用專用帶蓋容器
封口夾使用注意
比如用封口夾等方式進行密封。如使用封口夾,應注意:
完整無破損:
封口夾,如是硬質塑料等,應注意保持其完整性
不生銹:
封口夾,如帶有金屬物質,即要保持其完整性,同時還要注意防止生銹。
清潔無污垢:
封口夾在袋裝產品的封口處,比較容易沾染到袋裝內容物,有些可能是粉末狀的,因此,應注意保持其清潔度,必要時及時進行清潔。
過敏原專用:
對于那些含有過敏原物質的內容物,其封口夾應是專用的,防止造成過敏原交叉接觸。
物料容器使用注意
有效加蓋:
對于使用物料容器盛放袋裝物料時,應注意不要虛掩,而是確保蓋口與器口有效連接。
用塑料袋:
如果物料容器并不能實現有效密封,可將袋裝物料放置在食品級塑料袋中,保持其密封性后,再放入到物料容器。
保持清潔:
應注意保持物料容器的整潔,不要有破損或污垢堆積的情況,尤其是容器蓋和器口,這些在物料取用時,容易接觸的部位。
原則2 適當縮短保質期
食品物料的保質期是指食品物料在標明的貯存條件下保持品質的期限,一旦開封后,食品的貯存環(huán)境發(fā)生了改變,不再是原本用于評估保質期的密封體系,它或多或少,會受到外部因素如溫度、濕度、氧氣、光照等的影響,從而影響到內部因素(如微生物增殖、酶反應、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等,往往就會加速食品的變質。
因此,對于可能存在使用周期長的食品物料,食品管理者應根據其使用和貯存條件,評估其開封后的產品保質期,尤其是易變質的物料,如堅果、奶粉等,并適當進行保質期的縮短。
以下是一些常規(guī)產品開封后的保質期限:
開封后的調味品,如使用環(huán)境溫度較高,容易變質,植物油、醬油、醋開封后只能放2~3個月,花生醬、沙拉醬、番茄醬等醬類開封后只能放1~3個月。
奶粉的含糖量較高,顆粒細膩,開封后更容易回潮變質,因此應盡量在1個月內使用完成。
由于不同企業(yè)使用物料的條件各不相同,因此開封后產品保質期的確定,需結合實際生產狀況進行確定。同時,應確定其開封后的貯存條件要求,并形成書面化的說明,傳達到使用現場和存儲區(qū)域。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包材也是有保質期的,這點常常被大家所忽略,食品車間這些物料的保質期,你是否有留意呢?
原則3保持標識完整性
物料開封后,可能會破壞了原有物料包裝的標識,但標識信息是食品生產加工過程可追溯性管控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因此,開封后的物料,還應關注其標識的完整性,從追溯的角度來說至少應涵蓋以下信息;
物料生產日期
物料保質期
物料供應商信息
但物料的標識,不僅僅在于追溯,還可能涉及到產品的過敏原管控、使用過程的注意事項,此外,存在保質期縮短的物料,還應通過標識補充相關信息,因此,可能還需要涵蓋的信息包括:
過敏原信息
關聯的使用注意事項
產品開封日期
開封后設定的保質期
開封后貯存條件
為了保持這些信息的完整性,不少企業(yè)使用“物料標識卡”來說明,此時應注意:
物料標識卡固定:
如用不干膠貼于外袋或容器上或將標識卡固定在容器上,應注意防止物料標示卡脫落掉到產品中去。
信息及時更新:
對于專用容器來說,可能一個批次的物料使用結束后,就會放置新的一個批次的物料。此時,應注意物料標識卡的信息及時更新,避免追溯鏈條的中斷。